《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教学大纲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05-24浏览次数:394

 课程名称: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课程编号:07430102

总学时数:36

    分:1.5

适用对象:化学(师范)专业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1.课程性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是化学(师范类)专业学生开设的师范类课程之一,它需要与《化学教学论》课程密切配合,是强化化学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及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师范生的综合素养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通过实验教学,要求学生能熟练地掌握中学化学教学中典型实验的基本操作,学会课堂演示实验技巧;熟悉中学化学实验室实验的准备、组织、评价的过程,学会处理实验意外事故的方法;初步学会中学化学实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和良好的实验素养。

 

二、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数

实验类型

/选开

01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4

基础实验

必开

02

氢气的制取与性质

4

基础实验

必开

03

硫酸的制取与性质

4

基础实验

必开

04

氨氧化法制硝酸

4

基础实验

必开

05

甲烷、乙烯、乙炔

4

基础实验

必开

06

乙醇氧化制乙醛

4

基础实验

必开

07

乙酸乙酯的制取与水解、纤维素的水解与酯化

4

基础实验

必开

08

学生设计实验

4

设计实验

必开

09

学生设计实验与演示

4

设计实验

必开

 

三、单项实验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实验分组人数要求)

每次实验开始前要求每个实验室4名学生参与实验仪器、药品的准备,并进行预实验;实验课上参与准备的师范生要先对实验内容、注意事项等进行讲解,实验教师进行评价和补充。

各实验均要求学生认真预习,做好预习报告,按照实验规范进行实验,体会角色转变,以教师角色做好各实验。

以书面形式上交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由学院统一印制,实验报告的基本格式为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用品、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包括实验现象和结论)、实验反思、参考文献和成绩评定等八部分组成。

基础实验均单人作业,设计实验2-4人一组。

1.     氧气的制备与性质

要求:(1)熟悉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及性质实验,掌握气体制取实验的技术关键

2)熟练掌握排水集气操作

内容提要:

氯酸钾加热分解法、过氧化氢分解法制取氧气;制取氧气催化剂的选择及催化机理的探讨。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硫在氧气中燃烧、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及产物的检验。

2.     氢气的制备与性质

要求:(1)熟悉启普发生器的构造,熟练掌握其安装和安全操作

2)熟悉氢气的收集和性质实验

内容提要:

启普发生器的使用;氢气纯度的检验,氢气吹肥皂泡,氢气和空气混合爆炸,氢气点燃生成水,氢气还原氧化铜。

3.     硫酸的制取与性质

要求:(1)掌握浓硫酸性质实验的操作

2)掌握接触法制硫酸的方法

内容提要:

浓硫酸的氧化性、脱水性;催化剂的制备、催化管的安装、二氧化硫的产生及接触法生成三氧化硫被水吸收制取硫酸。

4.     氨氧化法制硝酸

要求:(1)了解氨催化氧化成一氧化碳,经转化、吸收成为硝酸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实验室催化氧化的实验演示操作

内容提要:

催化剂的制备、催化管的安装、一氧化氮的产生及转化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被水吸收制取硝酸、硝酸的检验。

5.     甲烷 乙烯 乙炔

要求:(1)掌握甲烷、乙烯、乙炔的实验室制备及性质演示操作

2)了解验证饱和烃与不饱和烃的共性与特性的实验演示方法

内容提要:

甲烷的实验室制备及性质;乙烯的实验室制备及性质;乙炔的实验室制备及性质。

6.     乙醇氧化制乙醛

要求:(1)掌握乙醇在催化剂和受热条件下氧化生成醛的实验演示技能

2)掌握用银氨溶液检验乙醛的实验演示方法

内容提要:

利用铜丝作催化剂,空气氧化乙醇制取乙醛;重铬酸钾氧化法生成乙醛。用银氨溶液检验乙醛的生成。

7.     乙酸乙酯的制取、乙酸丁酯的水解、纤维素的水解与酯化

要求:掌握乙酸乙酯的制取、乙酸丁酯的水解、纤维素的水解与酯化实验的演示技能

内容提要:

乙酸乙酯的制取、乙酸丁酯的水解、纤维素的水解、纤维素的酯化。

8.     学生设计实验

要求:学生能够联系中学实际,选择实验仪器及其代用品,改进实验方法或装置,设计实验方案,并探索最佳实验条件,进行实验探究,得出结论

内容提要:

选择与中学化学教学相关的实验课题进行研究,要有一定的趣味性、探究性。

9.     学生设计实验的演示与交流评价

要求:学生能够把小组的探究过程进行介绍,并现场演示实验

内容提要:

演示和讲解设计性实验,以培养学生化学实验设计能力和化学实验教学能力。

 

四、推荐教材及参考资料

(一)推荐教材

《化学教学论实验》,李广洲,陆真主编,科学出版社,2006

(二)主要参考资料

1.《中学化学实验研究导论》,吴俊明,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2.《化学教学论实验》,熊言林,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

3.《实验化学》,王磊,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4.《实验化学》,王祖浩,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五、实验的考核形式

本课程采用综合评价。

课程成绩=平时(40%+实验报告(含预习报告)(30%+实验操作考核(30%

评分采用等级制(等级为90分及其以上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70-79分为中等,60-69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

 

大纲制订人:刘晓红

大纲审定人:金浩

制订日期: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