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分析化学实验
课程编号:07410106
总学时数:72
学 分:2
适用对象:化学(师范)专业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1.课程性质:分析化学实验是分析化学理论课程的实践课,是化学类各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课程。学生在修完无机化学实验后修读本课程,可与分析化学同时修读。
2.教学目标:通过本实验课程学习,使学生加深对分析化学基本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掌握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熟练掌握滴定分析法中常用仪器的规范操作,掌握定量分析典型方法的基本原理,从而使学生明确地树立起“量”的概念,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好后继课程和将来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必要的和良好的基础。
二、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
实验序号 | 实验名称 | 学时 |
01 | 观看容量分析操作录像、实验仪器认领、洗涤、安全教育、实验要求 | 3 |
02 | 分析天平称量练习 | 4 |
03 | 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 | 4 |
04 | NaOH和HCl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 | 4 |
05 | 混合碱中各组分含量的测定 | 4 |
06 | 铵盐中氮含量的测定(甲醛法) | 4 |
07 | 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 4 |
08 | 水的总硬度测定 | 4 |
09 |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 4 |
10 | 高锰酸钾法测定过氧化氢的含量 | 4 |
11 | I2和Na2S2O3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 | 4 |
12 | 间接碘量法测定铜盐中的铜 | 4 |
13 | 氯化钡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 12 |
14 | 设计实验 | 9 |
15 | 实验考试 | 4 |
三、单项实验的内容和要求
1. 观看容量分析操作录像、实验仪器认领、洗涤、安全教育、实验要求
要求:(1)了解容量分析基本操作规范
(2)认识并配齐各类定量分析所需仪器
(3)了解本课程实验要求和安全守则
内容提要:
观看容量分析操作录像,实验仪器认领、洗涤,安全教育和明确实验要求。
2. 分析天平称量练习
要求:(1)熟练掌握分析天平的常用称量方法
(2)学会记录和处理实验原始数据的科学方法
内容提要:
分析天平的使用方法;直接称量法;固定质量称量法;递减质量称量法;提交称量数据。
3.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
要求:(1)学习、掌握滴定分析常用仪器的洗涤和正确使用方法
(2)通过练习滴定操作,初步掌握甲基橙、酚酞指示剂终点的确定
内容提要:
HCl和不含CO2的NaOH标准溶液配制;酸碱滴定管的使用;滴定分析基本操作;指示剂的选择;滴定终点的判断;测量数据的记录和处理;提交实验报告。
4.NaOH和HCl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
要求:掌握HCl和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方法
内容提要:
基准物的准确称取;滴定操作;指示剂终点判断;数据记录与处理;提交实验报告。
5.混合碱中各组分含量的测定
要求:(1)学会准确移液、定容操作
(2)掌握双指示剂法判断混合碱组成和各成分含量的测定
内容提要:
混合碱样品的准确移取;容量瓶的使用;移液管的使用;定容操作;样品测定;滴定终点的判断;测量数据的记录和处理;提交实验报告。
6. 铵盐中氮含量的测定(甲醛法)
要求:(1)了解弱酸强化的基本原理
(2)掌握甲醛法测定氨态氮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3)熟悉样品中游离酸及甲醛中微量甲酸的处理方法
内容提要:
甲醛溶液的处理;样品称量和处理;滴定基本操作;样品测定;滴定终点的判断;测量数据的记录和处理;提交实验报告。
7. 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要求:(1)掌握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方法
(2)掌握用CaCO3作基准标定EDTA的方法
(3)掌握钙指示剂的应用条件。
内容提要:
EDTA标准溶液的粗配制;CaCO3基准物的准确称取;钙指示剂终点的判断;
8. 水的总硬度测定
要求:(1)掌握总硬度测定和钙硬测定的原理
(2)了解指示剂的选择及应用条件
内容提要:
样品的准确移取;铬黑T和钙指示剂终点的判断;定容移液;滴定操作;数据的记录和处理;提交实验报告。
9.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要求:(1)掌握KMnO4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过程
(2)了解滴定条件的控制对滴定准确度的影响
(3)学会有色溶液滴定管读数的方法
内容提要:
KMnO4标准溶液的配制和过滤;基准物质Na
10. 高锰酸钾法测定过氧化氢的含量
要求:(1)掌握学习KMnO4法测定H2O2的原理及方法
(2)了解KMnO4自身指示剂的特点及自催化反应
内容提要:
样品的处理与测定;滴定终点的判断;测量数据的记录和处理;提交实验报告。
11. I2和Na2S2O3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
要求:(1)了解淀粉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2)掌握Na2S2O3溶液的配制及标定要点
内容提要:
Na2S2O3标准溶液的配制;基准物质K2Cr2O7的称量和处理;Na2S2O3浓度标定。
12. 间接碘量法测定铜盐中的铜
要求:(1)了解间接碘量法测定铜的原理
(2)掌握以改进碘量法测定铜的操作过程
(3)掌握减少碘挥发与吸附的操作要点及碘量瓶的正确使用
内容提要:
样品的测定;滴定终点的判断;测量数据的记录和处理;提交实验报告
13. 氯化钡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要求:(1)了解重量分析法的特点
(2)掌握重量法的分析方法和恒重的概念
(3)学会重量法的操作
(4)学会干燥器、坩埚钳的使用
内容提要:
烘烧--称量—烘烧……;直至恒重;加样品;烘烧--称量—烘烧……;至恒重;数据处理;提交报告。
14. 设计实验
要求:(1)学习查阅文献资料
(2)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出方案,提交设计方案
(3)按最佳方案进行试验,合理报告结果
内容提要:
文献查阅;设计方案提交;教师审阅;方案点评;实施实验方案;对自己设计的分析方案的评价及问题的讨论,提交实验报告。
分组要求:每组1人。
四、推荐教材及参考资料
(一)推荐教材
《分析化学实验(第三版)》,华中师范大学等四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二)主要参考资料
1.《分析化学实验(第四版)》,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基础分析化学实验(第二版)》,北京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研究室,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五、实验的考核形式
考核方式:考查
评定办法:平时实验成绩(70%);实验考查成绩(30%)。
说明:
平时成绩由考勤、实验预习、课堂表现、实验报告几部分成绩汇总得一总的成绩。
实验考查成绩由监考老师分别对所负责学生的整个实验操作过程进行具体量化评分。
大纲制订人:方夏
大纲审定人:金浩
制订日期: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