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05-24浏览次数:372

 课程名称:基础化学实验

课程编号:07310108

总学时数:60学时

    分:2

适用对象:生物食品技术专业(三年制专科)

 

一、          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本课程为生物食品技术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是其它后续生物实验课程的基础,授课对象为食品生物技术等专业的专科生。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以及有机化学实验是立足于一门新课程体系基础上,对原来无机化学实验和分析化学实验和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识进行优化组合、有机合并而成的一门课程。它是培养上述专业技术才整体知识结构及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将为后续生物、化学实验课程奠定基础。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 要求学生掌握无机、分析及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 加强无机、分析及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培养严谨、求实的实验作风和科学态度,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学习后继课程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二、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数

实验类型

/选开

01

溶液配置

4

基本操作

02

海盐制备试剂级NaCl

4

综合型

03

中和热的测定

4

综合型

04

生物体中几种元素的测定

4

综合型

05

三草酸合铁(III)酸钾的合成、检验与性质

4

综合型

06

分析天平称量练习

4

综合型

07

容量器皿的校准

4

综合型

08

盐酸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4

综合型

09

混和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的测定

4

综合型

10

安全教育、清点仪器,塞子的钻孔和简单的玻璃工操作

4

基本操作

11

熔点的测定

4

综合型

12

蒸馏和沸点的测定

4

综合型

13

重结晶

4

综合型

14

乙酸乙酯的制备

4

综合型

15

无水乙醇的制备

4

综合型

 

合计

60

 

 

(三)单项实验的内容和要求

无机化学实验(20学时)

实验一.溶液配置(4学时)

   【教学要求】

学习移液管、容量瓶的使用方法。掌握溶液的质量分数、质量摩尔浓度、物质的量浓度等一般配制方法和基本操作。了解特殊溶液的配制。

 

实验二.海盐制备试剂级NaCl4学时)

【教学要求】

1)掌握提纯NaCl的原理和方法。

2)学习溶解、沉淀、减压过滤、蒸发浓缩、结晶和烘干等基本操作。

3)了解SO42-,Ca2+,Mg2+等离子的定性鉴定。

 

实验三.中和热的测定(4学时)

【教学要求】

1)用量热法测定HClNH3·H2O,NaOHHAc的中和热。

2)根据盖斯定律计算HAcNH3·H2O的解离热。

3)了解化学标定法,并掌握其操作。

 

实验四.生物体中几种元素的测定(4学时)

【教学要求】

了解从周围生物体中分离和鉴定化学元素的方法。几种元素的定性检测。

 

实验五.三草酸合铁(III)酸钾的合成、检验与性质(4学时)

【教学要求】

1)了解三草酸合铁(III)酸钾的合成方法。

2)掌握确定化合物化学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巩固无机合成、滴定分析和重量分析的基本操作

 

分析化学实验(16学时)

实验一.分析天平称量练习(4学时)

【教学要求】

1)了解分析天平的基本构造。

2)检查分析天平的稳定性和灵敏度。

3)学会用直接法和减量法称量试样。

 

实验二.容量器皿的校准(4学时)

【教学要求】

1)掌握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的使用方法。

2)学习容量器皿的校准方法。

3)进一步熟悉分析天平的称量操作。

 

实验三.盐酸溶液的配制和标定(4学时)

【教学要求】

1)学会用基准物质标定盐酸浓度的方法。

2)进一步掌握滴定操作。

3)初步了解数理统计处理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实验四.混和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的测定(酸碱滴定法)(4学时)

【教学要求】

1)了解强碱弱酸盐滴定过程中pH的变化。

2)掌握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和碱中NaCO3,NaHCO3以及总碱量法。

3)了解酸碱滴定法在碱度测定中的应用。

 

有机化学实验(24学时)

实验一.安全教育、清点仪器,塞子的钻孔和简单的玻璃工操作(4学时)

【教学要求】

练习塞子的钻孔和玻璃管的简单加工

 

实验二.熔点的测定(4学时)

【教学要求】

1)了解熔点测定的意义。

2)掌握测定熔点的操作

 

实验三.蒸馏和沸点的测定(4学时)

【教学要求】

1)了解测定沸点的意义。

2)掌握常量法(即蒸馏法)及微量法测定沸点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四.重结晶(4学时)

【教学要求】

1)学习重结晶法提纯固态有机化合物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抽滤、热滤操作和滤纸折叠的方法。

 

实验四.乙酸乙酯的制备(4学时)

【教学要求】

1)了解从有机酸合成酯的一般原理及方法。

2)掌握蒸馏、分液漏斗的使用和操作。

 

实验五.无水乙醇的制备(4学时)

【教学要求】

学会用分子筛制取无水乙醇的原理和方法。

 

2.   推荐教材及参考资料

1.推荐教材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南京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编写组,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参考资料

1.《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等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有机化学实验》(第三版),曾昭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基础化学》,赵玉娥等,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4.《分析化学》,于世林等,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5.《有机化学》,高鸿宾等,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五)教学方法和成绩考核

1.实验课主要安排在理论知识之后,实验开始前,任课教师向学生讲授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注意事项;

2.实验前学生必须预习,了解实验步骤、掌握实验原理,预习实验报告经教师批阅后方可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

3.实验11组,由学生独立完成,出现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独立分析解决。

4.任课教师实验前清点学生人数,要求实验预习,实验中按要求做好学生实验情况及结果记录。学生预习记录以及实验中记录的实验数据需教师认可签字后方可离开实验室。考核方式:综合无机、分析、有机三门实验综合给出成绩,实验以平时考核的方式给出成绩,每个实验,预习报告占 25%,实际操作占 40%,纪律卫生占 5%、实验报告占 30%

 

 

执笔:朱琨

审定:朱善良

日期: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