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07430203
课程名称: 中学生物教师实验技能训练
英文名称: The Pedagogy of middle school biology teaching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总 学 时: 54
学 分: 1.5
适用对象: 生物科学(四年制本科)
先修课程: 生物教学论、教育学、教育心理学
二、编写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
《中学生物教师实验技能训练》课程是师范类生物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也是教师教育的专业技能课程之一。其任务是培养师范生系统学习中学生物学实验与探究活动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练掌握中学生物学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技能,并运用于自己的教学活动、课程实践和课程改革当中,能高屋建瓴地解决中学生物学实验和探究活动的设计、组织、实施、指导等各种实际问题,具备中学生物学教师应有的基本素养,使之成为合格的中学生物学教师。
(二)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达成以下目标
1. 领会中学生物学科实验教学或探究教学的指导思想、中学生物学实验的原理、中学生物学实验或探究的基本方法和规程,以及教学建议等基础知识。
2. 掌握各必修模块中的主要实验的教学目标、实验背景知识、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及实验结果的分析推断,能够对实验材料、方法和规程按照需要进行变更或替换、创新。熟练掌握主要实验的操作技能,能够独立熟练地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验操作,取得预期的实验结果,并能做出正确的分析。
3. 重点掌握生物组织或细胞化学成分检测、细胞结构及其功能的观察、细胞分裂及染色体行为观察、光合作用实验、遗传基本定律的模拟实验和资料数据的解读、染色体倍性变化实验、植物向性与运动的实验、动植物激素调节的实验或资料分析、神经调节与感觉器官的实验、有关种群数量的实验等,重点掌握这些实验或探究活动的背景知识、基本原理、实验规程、操作技能和要领、重要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以及实验结论的推导。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重点是各实验的实验原理、操作步骤等。难点是有效实施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综合教学能力的培养。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中学生物教师实验技能训练》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探究、试讲、案例分析、个别辅导模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要多开展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第一步,(课外)提前一周布置实验课题。学生课外时间查找资料,明确实验目的,理清相关理论知识,形成初步讲稿。第二步(课内1学时)学生实际操作,摸清实验技能中应该注意的关键问题,修订讲稿。第三步(课内1学时)每小组轮流推荐一名学生按指定知识点,在规定的时间内以中学教师的身份脱稿讲述实验。第四步(课内1学时)任课老师针对学生讲述中的优缺点做出评述。总之,实验四步教学法的目的在于系统训练学生的实际教学能力。
(五)教学时数分配表
《中学生物教师实验技能训练》教学时数分配表
教学内容 | 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 采用何种多媒体教学手段 | |||||||
章节 | 主要内容 | 讲授 | 实验 | 讨论 | 习题 | 课 外 | 其它 | 小 计 | |
1 | 实验一 | 1 | 2 | | | | | 3 | ppt |
2 | 实验二 | 1 | 2 | | | | | 3 | ppt |
3 | 实验三 | 1 | 2 | | | | | 3 | ppt |
4 | 实验四 | 1 | 2 | | | | | 3 | ppt |
5 | 实验五 | 1 | 2 | | | | | 3 | ppt |
6 | 实验六 | 1 | 2 | | | | | 3 | ppt |
7 | 实验七 | 1 | 2 | | | | | 3 | ppt |
8 | 实验八 | 1 | 2 | | | | | 3 | ppt |
9 | 实验九 | 1 | 2 | | | | | 3 | ppt |
10 | 实验十 | 1 | 2 | | | | | 3 | ppt |
11 | 实验十一 | 1 | 2 | | | | | 3 | ppt |
12 | 实验十二 | 1 | 2 | | | | | 3 | ppt |
13 | 实验十三 | 1 | 2 | | | | | 3 | ppt |
14 | 实验十四 | 1 | 2 | | | | | 3 | ppt |
15 | 实验十五 | 1 | 2 | | | | | 3 | ppt |
16 | 实验十六 | 1 | 5 | | | | | 6 | ppt |
17 | 考试 | | 3 | | | | | 3 | |
合计 | 16 | 38 | | | | | 54 | |
(六)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课,应在学完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生物教学论、专业基础课等课程的基础上学习本门课程,是进行教育实习的基础。
(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中学生物实验教学论》,徐作英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9
参考书:
1.苏教版、人教版初中、高中生物教材
(八)说明
本课程是考试课。
考核形式:实作评价+平时作业。
评分办法:平时成绩占20%,期中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50%。
三、教学内容纲要
《中学生物教师实验技能训练》教学内容纲要
实验一 显微镜的使用及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的的教学
一、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显微镜使用的教学方法
2. 掌握制作临时装片基本方法的教学方法
3. 掌握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方法的教学方法
4. 掌握观察叶片结构方法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内容
1. 引言(第1组讲解,限时5分钟)
2. 构造(第2组讲解,限时6分钟)
3.成像原理(第3组讲解,限时6分钟)
4.使用方法(第4组讲解,限时10分钟)
5.注意事项(第5组讲解,限时5分钟)
6.临时装片的制作(第1组讲解,限时6分钟)
7.植物细胞的观察(第2组讲解,限时10分钟)
8.观察叶的结构(第3组讲解,限时10分钟)
9.分析与讨论(第4组讲解,限时5分钟)
实验二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一、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内容
1. 引言及目的要求(第4组讲解,限时5分钟)
2. 实验原理(第5组讲解,限时6分钟)
3.材料用具(第1组讲解,限时3分钟)
4.方法步骤(第2组讲解,限时10分钟)
5.分析与讨论(第3组讲解,限时5分钟)
实验三 探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材料选择及培养
一、教学基本要求
1.观察有丝分裂的过程。学会制作植物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技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会使用高倍镜和绘生物图的方法
2. 掌握本实验的教学方法
3. 探究本实验的教学改进
二、教学内容
1. 引言及目的要求(第4组讲解,限时5分钟)
2. 实验原理(第5组讲解,限时6分钟)
3.材料用具(第1组讲解,限时3分钟)
4.方法步骤(第2组讲解,限时10分钟)
5.分析与讨论(第3组讲解,限时5分钟)
实验五 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教学
一、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根对矿质元素离子交换吸附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内容
1. 引言及目的要求(第3组讲解,限时5分钟)
2. 实验原理(第4组讲解,限时6分钟)
3.材料用具(第2组讲解,限时3分钟)
4.方法步骤(第3组讲解,限时10分钟)
5.分析与讨论(第1组讲解,限时5分钟)
实验六 挂图、标本、模型的使用教学
一、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使用挂图的教学方法
2. 掌握使用标本的教学方法
3. 掌握使用模型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内容
1. 引言(第2组讲解,限时5分钟)
2. 挂图(第3组讲解,限时10分钟)
3.标本(第4组讲解,限时10分钟)
4.模型(第5组讲解,限时10分钟)
5.课堂总结(第1组讲解,限时3分钟)
实验七 录像、投影、幻灯、实物的使用教学
一、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使用录像的教学方法
2. 掌握使用投影和幻灯的教学方法
3. 掌握使用实物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内容
1. 引言(第1组讲解,限时5分钟)
2. 录像(第2组讲解,限时10分钟)
3.投影和幻灯(第3组讲解,限时10分钟)
4.实物(第4组讲解,限时10分钟)
5.课堂总结(第5组讲解,限时5分钟)
实验七 观察和解剖青蛙教学
一、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观察和解剖青蛙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内容
1. 引言、目的要求、材料用具(第5组讲解,限时5分钟)
2. 麻醉或处死(第1组讲解,限时3分钟)
3.观察外部形态(第2组讲解,限时4分钟)
4.内部解剖与观察(第3组讲解,限时20分钟)
5.课堂总结(第4组讲解,限时4分钟)
实验八 观察和解剖鲫鱼教学
一、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观察和解剖鲫鱼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内容
1. 引言、目的要求、材料用具(第4组讲解,限时5分钟)
2. 观察鲫鱼的外部形态(第5组讲解,限时4分钟)
3.观察鲫鱼的呼吸(第1组讲解,限时3分钟)
4.解剖鲫鱼并观察鲫鱼的内部结构(第2组讲解,限时20分钟)
5.课堂总结(第3组讲解,限时5分钟)
实验九 生物摄影
一、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生物摄影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
1. 一般知识
2. 植物摄影
3.动物摄影
4.室内摄影
实验十 探究种子成分的教学
一、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探究种子成分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内容
1. 引言、目的要求、材料用具(第3组讲解,限时5分钟)
2. 水分、无机盐(第4组讲解,限时10分钟)
3.水分、无机盐(第4组讲解,限时10分钟)
4.脂肪(第1组讲解,限时5分钟)
5. 分析与讨论(第2组讲解,限时6分钟)
实验十一 观察人体口腔上皮和动物体的基本组织教学
一、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观察人体口腔上皮和组织装片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内容
1. 引言、目的要求、材料用具(第2组讲解,限时5分钟)
2. 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方法步骤(第3组讲解,限时10分钟)
3.动物上皮组织、疏松结缔组织装片的观察方法(第4组讲解,限时10分钟)
4.动物骨骼肌组织、神经组织装片的观察方法(第5组讲解,限时10分钟)
5. 课堂总结(第1组讲解,限时5分钟)
实验十二 鉴定骨的成分教学
一、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鉴定骨成分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内容
1. 引言、目的要求、材料用具(第1组讲解,限时5分钟)
2. 10%稀盐酸浸泡(第2组讲解,限时6分钟)
3.酒精灯上煅烧(第3组讲解,限时6分钟)
4.20%盐酸与钙盐反应(第4组讲解,限时6分钟)
5.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5组讲解,限时10分钟)
实验十三 观察人血涂片及血型鉴定教学
一、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鉴定骨成分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内容
1. 引言、目的要求、材料用具(第5组讲解,限时5分钟)
2. 人血涂片的观察(第1组讲解,限时15分钟)
3.血型鉴定的原理(第2组讲解,限时7分钟)
4.血型鉴定的方法步骤(第3组讲解,限时6分钟)
5. 课堂总结(第4组讲解,限时7分钟)
实验十四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教学
一、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内容
1. 引言、目的要求、材料用具(第4组讲解,限时5分钟
2. 实验原理(第5组讲解,限时5分钟)
3.方法步骤(第1组讲解,限时15分钟)
4.分析与讨论(第2组讲解,限时5分钟)
5. 课堂总结(第3组讲解,限时3分钟)
实验十五 设计实验: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与观察
一、教学基本要求
1.尝试设计一个植物向光性运动的实验,体验设计实验的方法和步骤
2. 观察植物在单侧光照射下的生长情况,确立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光性
3. 掌握设计实验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内容
1. 引言、目的要求、材料用具(第4组讲解,限时5分钟
2. 实验原理(第5组讲解,限时5分钟)
3.方法步骤(第1组讲解,限时15分钟)
4.分析与讨论(第2组讲解,限时5分钟)
5. 课堂总结(第3组讲解,限时3分钟)
实验十六 设计性实验: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
一、教学基本要求
1.简述人工诱导多倍体植物的原理、方法及其在植物育种上的意义。观察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现象
2. 在实验过程中,养成与他人合作、共享并能够欣赏别人的观点和创意的习惯
3. 能够解释实验原理,评价不同作物、不同温度对实验的影响效果,总结出实验的最佳材料与最佳温度
二、教学内容
1. 引言、目的要求、材料用具(第4组讲解,限时5分钟
2. 实验原理(第5组讲解,限时5分钟)
3.方法步骤(第1组讲解,限时15分钟)
4.分析与讨论(第2组讲解,限时5分钟)
5. 课堂总结(第3组讲解,限时3分钟)
大纲制订人:杨洁
大纲审定人:朱善良
制订日期: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