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质上说,教育是知识与思想的代际传播,而这也带来了教育根本上的无奈,因为上一世代总是或只能从自我的经验出发,传道授业,但这往往造成年轻世代感觉上的“规训与惩罚”。作为教师代表,生命科学与化学化工学院蒋功成教授在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上致辞,他在讲话中表达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困惑,提出并希望以儒家“推己及人”的恕道来积极面对代际间的鸿沟,用对话与爱心实现理解与包容。征得蒋功成教授同意,转载发言全文。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我是生化学院的蒋功成老师。我代表我们学校所有的老师,欢迎你们,年轻的后浪!
2020年5月6日,一段由B站发布的视频被我们这样年龄的人大量转发,那就是由著名电影演员何冰吟诵的“献给新一代”的演讲《奔涌吧,后浪》。我们听了这个演讲,觉得句句说出了我们的心声,说出了我们对下一代年轻人价值观的认同、理解与希望。
可是,年轻一代的受众“后浪”们无动于衷,根本没有多少人转发与点赞,甚至于评价也无,后来对这段视频的负面评价也大多是我们这一代人做出来的。
为什么?难道我们之间的代沟有这么大?难道我们这些前浪与后浪们根本就无法对话?如果是这样,我在这样的开学典礼上说这些话还有什么意义?
所以我虽然站在这里,但真的不敢说话。不敢给你们讲我们那一代的故事,也不敢去给你们灌我们认为美味的鸡汤。但仪式要进行,话还是要讲,不敢说不等于真的不能说,我想,就问大家几个问题吧。
你们高中的目标是考上大学,现在考上了,你们还有新的目标吗?新的目标是什么?
有的人说是要考编,有的人说是要考研,那么考编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挣一份工资养家糊口,还是真正热心于立德树人的教育事业?
考研又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再提升一下学历学位,还是想去寻找未知问题的答案?你可曾想探寻这宇宙的秘密?你可曾想寻找过生命存在的价值?
当你离开家乡,负笈求学时,你是否思念年已渐老的父母?是否想着,当他们年老不堪时,你会在床头一尽孝心?
你是愿意成为一个只知道维护自己既得利益的,精致的利已主义者,还是愿意成为贫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主者?
当你挣得大钱,住上豪宅,开上豪车之时,是否愿意拿出一部分金钱,捐给穷困的异地贫民?
当你有了官职,你能否记得自己年轻时的初心,用心去做一份真正有益的事业,服务于大众,而不是只为了升迁弄权?
你们是生活在一个最好的时代?还是生活在一个最坏的时代? 2020年,疫情肆虐,死了很多人,国家与国家之间,人与人之间被迫进行隔离。这样的世界,中美关系是否会渐行渐远?全球化的未来是会前进,还是在倒退?
我们这两代人,将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还将会生活在一个战争与对抗的世界?
你们对于父母、老师的说教已感到厌倦,觉得格格不入,可你们是否愿意对他们说些什么,把自己的观点大胆表达?
在网络化生存的当代,你是更开放地了解这个世界,还是被束缚在自己狭小的朋友圈、QQ群中,对来自另外一个群体的声音漠不关心、充耳不闻?
这些问题,也许有答案,也许没有答案,也许每个人的答案都不相同,在这个价值观有可能撕裂的社会中,我不敢给多少建议,只能向你们问出刚才的这些问题。希望你们有空的时候想一想。
汉语中有一个字,叫“恕”,如字下面加一个心的恕字,它的意思是以仁爱的心待人,用自己的心推想别人的心。《左传》中有: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这样的句子。回到何冰老师所做的《奔涌吧,后浪》那个视频,尽管不同人有不同的解读,但我想说的是,即使他说的你不认同,但你无法否认,他是代表了我们这些前浪希望与后浪对话的心愿。
希望我们能够一起讨论,架起沟通的桥梁,即使达不成共识,即使存在难以弥合的争议,也没关系,因为我们都在努力,努力走向你们,努力走在一起,走向理解,走向包容。
年轻的朋友们,你们走进了二师,从此,我们是一家人!不管你的家境是富裕还是贫穷,不管你的成绩是优秀还是合格,不管你的性格是叛逆还是习惯于服从,不管你会给我们学校带来怎样的荣耀,抑或是惹下了很大的麻烦,只要进了校门,你们就是我们的孩子,我爱你们,这是真的!谢谢!
2020年9月29日于石湫



文/蒋功成
图/江苏二师学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