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学院学生参加“国家级示范校”南师附中教学开放周活动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0-12-10浏览次数:291

2020128日,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化工学院的杜攀副院长和吴海霞老师带领18级化学师范班的赵浩宇、潘怡、郭苏龙等12位同学来到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鼓楼校区,参加江苏省高中化学名师工作室研修会,交流见习,观摩以“真问题、真思考、真学习”为主题的化学优质课和讲座。本次活动由江苏省高中化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南师附中化学教研组组长保志明老师主持。

上午8时开始上课,第一节课铝和铝合金是由新授课教师项佳敏老师为南师附中高一学生讲授的。项老师利用层层递进的实验作为证据,推理铝的各种性质背后的原理。其中,实验证据包括视频演示实验和学生合作实验,项老师既把握着课堂有条不紊的节奏,又让学生近距离体验、描述实验和探究实验现象背后的奥秘,紧扣着学生的心路历程。课堂结束之际,项老师进一步埋下探究化学的伏笔,让化学教学延续得更加深远。

第二节课由资深教师吕锋老师为高三学生讲授条件限定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课堂伊始,吕老师以高考题导入,提出了第一个问题高考题考什么?。在与学生的讨论下,吕老师列出了一些特征官能团及其对应的特征反应。接下来又提出第二个问题高考题怎么考?。吕老师以模拟题为例,精讲精练,引出本节课的主线----氢原子的化学环境,让学生对有机物的书写形成了一定的思维框架。

第三节课由名师工作室成员、苏州昆山震川高级中学的沈玉红老师来南师附中为高二学生上课,课题为化学平衡及其移动。为了与未曾相识的南师附中学生建立初步的信任,沈老师积极活跃课堂气氛,成功开启课堂。沈老师以工业合成氨导入课堂,带领学生回顾一些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知识。后以氯气与水的可逆反应及高考题体现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并提出实验室中少量氯气泄漏,用什么溶液吸收洁厕灵和84消毒液为什么不能共同使用等问题,加强了化学与生活间的联系。课堂丰富而有趣,又衔接了高考,发散了学生的思维。

三位优秀教师的优质公开课各有特色,但万变不离其宗,核心都是让学生真正的理解和运用化学。上海浦东教育研究院特级正高级教师郑胤飞老师、南京师范大学程萍老师、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吴海霞老师等对三堂课做了精彩的点评,表达了课堂节奏紧凑、教学有延续、课堂有魂等观点。现场学识氛围浓烈,让老师同学们听了意犹未尽。

下午让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落地的微讲座中,郑胤飞老师就回归本原,回归课堂这一主题,带领老师、学生思考当代教育的核心。郑老师提出高品位,低门槛文化有根,课堂有魂的建议,并结合他数十来年的教学经历与经验,用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教学案例及诙谐的语言,向大家展示了化学教学的精髓:看穿化学本质,简明复杂问题,根植化学概念。 

此次生化学院学生前往南师附中交流见习,其活动的意义是不凡的,它让我们的学生近距离接触了优秀化学教师与他们的优质课堂,见识到了江苏省化学名师的高品位教学方式,初步明确了前进的方向和未来发展的计划。相信大家不虚此行,在化学学科的漫漫长路上一步一个脚印,豪迈地平稳前行。

 

 

 

 

 

/吴海霞老师等

/郭苏龙、潘怡、钱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