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青藏公路的建成,不仅创造了世界公路史上的奇迹,还留下了宝贵的“两路”精神。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两路”精神,21科学教育团支部组织开展了“传承两路精神,创造时代奇迹”主题团课。以下是六位同学对于此次主题团课学习后的感悟分享。
团员 刘婧婧
川藏、青藏公路是筑路部队与沿线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的成果。在修建过程中,筑路部队与少数民族群众结下了深情厚谊。“两路”的修建不仅推动了沿线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更促进了民族交流。我深刻认识到,无论我们身处何地、担任何职,都要发挥出最大的能力,将最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祖国的光荣事业,我们也要弘扬“军民一家”的互助精神,为民族团结做贡献。
团员 徐浩聪
为了修建川藏、青藏公路,促进西藏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先辈们不辞辛劳,埋头苦干。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以桥代路,川藏、青藏公路工程师从位置、宽度和高度等方面结合当地野生动物的实际情况,修建了33处野生动物通道。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应当赓续“顽强拼搏,甘当路石”的“两路”精神,努力投身于建设现代化国家、保护生态环境的时代任务中去。
团员 念梓
1954年,川藏、青藏公路正式建成通车,不仅推动了当时中国的交通发展,还促进了各个区域的交流融合,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的“两路”精神。在当今社会,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当代青年去学习并传承。通过此次主题团课的学习,我们对“两路”精神有了更深的认识,体会到先辈们伟大的奉献精神与责任意识,更加坚定了传承“两路”精神的决心。
团员 李越甲
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西藏,按照党中央“一面近军,一面修路”的指示,解放军与各族人民及工程技术人员的筑路大军历时4年,建成总长4360公里的川藏、青藏公路。这其中的“两路”精神是一代又一代建设者们崇高品质的真实写照,我们身为团员,既要发挥以身示范的先锋作用,也要守住不忘初心的探索勇气,始终怀着一颗强烈的进取心,努力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团员 詹海怡
为了修建川藏、青藏两条公路,工人们渴了喝雪水,饿了吃“代食粉”,困了幕天席地。即使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不但无人退缩,还钻研出了新的技术方案。筑路者们最终以强大的精神力量开创出历史新篇。我们不仅要传承“两路”精神,还要赋予其时代内涵。当今“两路”精神的实质是对理想信仰的无比坚定和忠诚,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我们要大力弘扬“两路”精神,攻坚克难、勇于创新。
团员 李艺煊
修筑“两路”时困难重重,建成后的“两路”养护工作同样重要且艰巨。为了守护11万筑路者用汗水和鲜血铺就的道路,自通车以来,川藏公路、青藏公路就有大量的养护工人在沿线驻扎,不断对道路及附属设施进行检查、清理、修复,参与抢险、救援工作,以确保公路的畅通。他们是“两路”精神最直接的传承者与弘扬者。我们也要向先辈们学习,努力贯彻“两路”精神,增强人们保护公路的意识,自觉维护筑路者们来之不易的成果。
最后,通过本次主题团课活动,我们深刻了解了“两路”精神的内涵。川藏、青藏公路通车,留给后人的不仅是崎岖山间和雪域高原逶迤向前伸展的两条路,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正处新时代青年的我们,要自觉投身到祖国边疆建设的洪流中,坚定四个自信,不负青春韶华,不负家国情怀。






图/21科学教育团支部
文/21科学教育团支部、刘惠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