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校友黎鹤龄老师为科学教育专业师生做报告
9月28日下午,原玄武区教科所副所长、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常务理事黎鹤龄老师在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石湫校区博学楼103为生化学院科学教育专业学生做了主题为《用科学照亮童心——寄语未来的科学教师》的报告。
通过事先调研,了解到新生对自己的专业缺少了解,此外同学们在基础教育阶段普遍缺乏研究经历,黎老师据此制定了报告内容。他首先介绍了自己的科学启蒙老师余成忠和郭荣兴、张洪鸣等一批对学生有长远影响的科学教师的先进事迹;随即分享了辅导小学生做课题研究的经验,并鼓励同学们通过自己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来掌握基本方法;最后还倡导大家学习陶行知科学教育思想从而提升理念。
黎老师建议大家每个学期可以进行三项活动,不断积累从而为献身科学教育事业做好准备:(1)采访一位科学老师;(2)做一个科学小课题,形成一份完整资料;(3)学习并掌握一种科技活动方法。此外,如果能建立自己的专业“书柜”和资源库,参加一次支教服务活动,自己的专业素养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生化学院院长蒋功成老师主持了此次讲座,并在最后勉励科教专业学子要勤学善问,在科学教育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把握机遇,利用各种资源发展自己的学识和能力,未来成为用科学照亮童心的优秀教师。
会后,不少学生留言感叹报告对他们有很深的触动,大家都树立起终身从教的理想与信念。作为一名科教的师范生应该在大学期间应该学什么?做什么?黎鹤龄老师的讲座让同学们的目标变得清晰起来!
刘英莹/文图
附:学生听报告后的精彩感言
赵青(来自泰州):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讲座中黎老师提到了我们的社会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如今的科业社会我深感赞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中政治学过,是伟人邓小平先生提出的。处在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需要科技创新需要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讲座中播放的视频让我触动我深感科研的重要性,尽管我们的祖国已经越来越繁荣但依旧需要科技创新,黎老师讲到的三位老师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科教的师范生应该怎么做要有的责任心,要做科学老师我就应该要充足的知识储备学好理论与实践为成为一名老师做准备。讲座让我更加目标清晰!
尹小丽(来自常州): 通过这次讲座我了解到了科学老师对基础科学的重要性,更了解到了小学科学对孩子智力、学习研究的重要性,它能为孩子未来科学道路打好基础,更能激发他们对现象的提问和实践能力。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类似的讲座,让我们了解未来职业的前途与重要性。
蒋心怡(来自扬州): 今天的讲座使我受益匪浅。比如我了解了科教行业的就业现状,前景是超乎我想象的宽广。因为在十年前,我上小学的时候虽然也有科学课,但没有专业老师,都是数学老师等等兼职,并且没有实验操作;但在现在全面发展教育的呼声下,走在教育前沿的大城市如南京的专业科学老师需求逐步增长,带动周边城市(包括我的家乡)。对科学及动手实验能力的重视也指日可待,因此我十分感谢学校先见之明开创科教专业,也更加坚定自己在这条路上的开拓与拼搏。
翟胡悦(来自扬州): 听了本次讲座,我收益颇多,在我小学时就有较为正规的科学教育并多次印象深刻,从此在我心中埋下了科学教育的种子,本次讲座让我意识到教育界对于科学教育的愈加重视以及科学教育普及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科学教育不仅仅是纸上谈兵,更要注重培养科学实践的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科学教育更是如此,因此要将科学教育落实到实践求真务实中,希望未来的科学教育能开辟出道路!
孙晓静(来自扬州): 科学教育是一门值得去深刻思考及研究的学科,它蕴含了无数的潜能,在小学,我们可以将科学的魅力赋予给每一个有着好奇心的小孩子。这同样也让我感受到了科学带给我的力量。每一个科学小实验都解锁了许多未知的世界,科学的存在同样也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
王梦一(来自河北): 很高兴选择科教的这个专业,教师是一个很神圣的职业,我希望工作之后自己可以成为学生们成长路上的点灯人,保持科学,公平,中立的态度。成为一名令自己满意的科学老师!希望自己大学期间努力学习知识,全面发展,成为学生们的榜样,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开眼界,去看到更美好的世界。
曾子怡(来自福建): 我感受颇丰,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黎老师说科学是要动手做的,我深表赞同。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而切身参与研究,便是对创新最好的启蒙,孩子的想象力是无限的,而科学便是引导其梦想成真的灯塔。我希望成为像黎老师一样的人,用科学照亮童心!
芮田政(来自南京): 讲座启蒙了我对科学教育专业的认识,认识了科学教育对于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明白了以后作为老师要呵护孩子的好奇心,通过自己在学习中的探究,把好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态度带给未来的孩子。
张欣月(来自河南): 作为一个师范生,亲近随和很重要,要广泛猎读,善于发现,并且要有敢于质疑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精进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培养自己的良好品质,笃行善思,科学规划,珍惜时间,多参加实践活动,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魏兆厅(来自扬州): 我感到肩上责任重大,作为未来的科学老师,培育祖国花朵的园丁,我一定会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让他们能够为祖国屹立在世界之林出一份力。
许炜臻(来自福建): 通过黎老师的讲解,我对科学教育这个专业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对以后从事教师工作有了一些明确目标。相信我自己能够不负老师和学校的期待,在大学中努力学习,拥有一个美好的大学生活。
董湘圆(来自无锡): 我虽然进了科教这个专业,但其实我并不了解这个专业,在之前的讲座中就得知这个专业考编率高,就业前景好,但都没有讲到科学教育这个专业本身。今天黎老师的讲座,让我对科教有了个全新的认知。在我们小学的时候科学教育并不受重视,我们都曾忽略了科学教育,但今天黎老师的讲座,让我知晓了科学教育的重要性,也让我更加重视这个专业。
高旭(来自陕西): 这次的讲座,让我对科学教育这个专业有了更深的了解,了解了科学教育专业的发展史及其发展前景,对我大学四年的学习以及毕业之后的规划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也明确了毕业之后的就业方向。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不负各位老师的厚望,在科学教育这个专业领域大放光彩!
陆啸天(来自苏州): 经过这次老先生的演讲,我坚信了科教这个专业需要不懈的努力和执着的奋斗,当然更重要的是亲身实践。我们作为老师更应该带领学生去探究和实践,我将从今天开始,将老先生的话铭记于心,做更好的自己。
曾可晴(来自福建): 就在前几天,我发现我们班原来有很多同学是想要转专业的,但是我一次没有动过这个念头。“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因此走出了这迥异的旅途。”在这个岔路口,我想选择人迹罕至的那条路,在做这个决定的时候我是惶恐的,而今天黎老师的话为我助力,帮我点灯,让我知道一个冷的专业需要一个热的人,此后我定会全心全意,一如既往地努力。
杨正杰(来自贵州): 让我感触最深的那句话就是“要始终呵护孩子的好奇心”。我也曾牙牙学语,我也曾问过十万个为什么,但随着成长,那颗炽热的好奇心慢慢被浇灭。这是我个人的遗憾,若我未来成为了一名科教工作者,我想,我一定要牢记黎老的话,呵护每个孩子的好奇心,也算弥补我的遗憾了。
罗泽欣(来自遵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使他们更多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加强科学教育,重点在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能力。许多科学工作者在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时都曾表示,学生时代种下的科学梦想,会在日后的科研岁月中茁壮成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沙国河说,自己儿时就喜欢动手制作收音机、电动机,梦想成为发明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祝世宁回忆,小学时读到的《科学家谈21世纪》让他对未来产生了憧憬……科学教育,种下科学探索的种子,激发梦想、孕育希望。不是每个学生最终都会走上科学研究的道路,但求知欲、想象力,对每个人的成长都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