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学(师范)

发布者:赵强发布时间:2023-11-10浏览次数:926

       生物科学专业以培养高水平的中学生物教师为主要目标,并兼顾小学科学教育师资的培养。专任教师中有江苏省“333高层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和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近年来生物科学(师范)专业教师先后主持或参与各级各类科研、教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一系列较高水平研究论文,相关研究成果多次获省、部级表彰和奖励。 

一、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人文科技素养、审美观念和能力,掌握扎实的生物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必要的科学研究方法、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等学校生物学教师。

2.培养规格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有高尚的思想情操、文明的行为习惯、良好的职业道德,热心为学生服务、为社会服务,具有献身教育和生命科学事业的奉献精神。

2具有扎实宽厚的生物科学专业及相近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现代教育观念,掌握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具有基本的教学、管理和科研能力。掌握必需的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等的基础知识、实验技能和运算能力;掌握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人体生物学、微生物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生物学重要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掌握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方法与教育技术;了解生物、科学及相关教学研究的进展和动态;掌握资料查询、科技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初步具有独立进行实验设计及实验操作,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学科研究与教学研究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常规操作;具有良好的教师素养和从事生物学教学、科学教育教学的基本能力。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熟悉教育法规,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具有较好的育人素质和各种师范技能,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具有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和网络教育技术的能力。

3)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较高的社会适应性;具有终生学习的观念和持续发展的潜在能力。

4)具有一定的社会活动组织能力及良好的表达能力,普通话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要求;掌握一门外语,具备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进行工作,计算机水平达到江苏省(或国家)二级及以上水平。

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