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0日,生化学院副院长杜攀邀请了南京市金陵中学的江敏老师为2025级化学专业全体学生开展了一场题为《AI时代如何认识化学学习和教学》的专业导论讲座。
江敏老师首先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如何服务于化学,包括个性化学习、诊断分析薄弱点、智能教学辅助(AI教案、作业批改)、沉浸式教学(模拟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监测与分析。结合一系列鲜活的实例,江老师指出教育人是一个复杂过程,AI不能帮助完成所有,人工智能代替人类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基于我国科研工作者们在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涉及的金属有机骨架、超分子、点击化学、C60等前沿领域的突出但非原创性贡献,以及化合物酸碱性、金属化学性质等中学教学过程中实现现象无法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直观获得等现状,提出尽管人工智能技术在知识方面可以提供协助学习,即告知人类知识是什么,但无法更好地明确知识为什么,无法体现教学中传递的思维、智慧、情感和生活态度。
讲座最后,江老师对在场学生表达了殷切期望,希望同学们能够理性看待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学习、不断前进,获得更多本领和成长。
江敏,南京市金陵中学教师,江苏省化学特级教师,国家教学名师,中学正高级教师。从教近四十年,致力于将课堂教学与科学本质、思维建构、学生学习心理相融合,将化学学科知识的教学与审慎而积极的科学精神、社会责任与生活态度相融合。结合教学实践,撰写论文数十篇,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结集出版论文合集《有意思的化学有意义的教学》,在全国化学教师和化学教学研究者中产生积极而热烈的影响,与老师们共同进行的《基于科学本质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研究》的研究工作,曾获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文图/钮珊珊
审核/杜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