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学子明晰学业规划、找准成长方向,11月17日,生命科学与化学化工学院“石城讲坛”在B3-201教室顺利开讲。本次讲坛邀请南京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硕博连读生赵浩宇同学,以“成长地图:大学四年,我的关键选择与系统进阶”为主题,分享从本科到硕博阶段的成长路径与进阶智慧。
分享中,赵浩宇同学以“成长地图”为脉络,拆解大学各阶段的核心任务:大一·探索与奠基:以“绘制等高线”为喻,强调夯实“四大化学”专业基础、锻炼师范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同时建议主动打破信息差,拓展成长可能性。大二·定位与试炼:通过科研、教学、跨界三个方向的实践“标出兴趣锚点”——进实验室尝试验研、以微课打磨教学能力、学编程为跨界铺路,还推荐以大创项目积累科研初体验。大三·抉择与深耕:面对考编、考研的路口,她自问:“是想要一个‘确定’的现在,还是一个‘可能’的更大的未来?”最终选择跨专业报考化学工程与技术。她结合自身跨专业报考化工专业的经历,分享“锚定目标、双线准备”的策略,鼓励大家选择“有可能性的未来”。
硕博阶段收获与超越:本科“化学+师范”的复合背景,成为她科研汇报、跨学科协作的独特优势;她既深耕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课题,也走进企业开展实践,让学术落地产业。
“‘化学+师范’不是束缚,是你们最强的翅膀。”赵浩宇同学以这句寄语开头,以“立志而圣则圣,立志而贤则贤矣。”这句寄语结尾,鼓励同学们勇敢探索专属成长路径。现场学子纷纷表示,这场分享既有具体的阶段规划方法,也有成长选择的深度思考,为自己的大学规划提供了清晰参照。
本次石城讲坛为学子搭建了与优秀毕业生交流的平台,助力大家在成长路上明确方向、主动规划,以更从容的姿态奔赴学业与未来。
赵浩宇,南京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硕博连读生。本科期间,获得国家奖学金、首届"校长奖学金"、连续七次校一等奖学金;主持并完成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参与发表 SCI (二区)学术论文一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研究生期间,获一等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发表 SCI 论文(一作)两篇、 EI 论文两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两项,获批2025年江苏省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1.5万);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并做口头报告五次,获"学生亮点报告""研究生学术论坛二等奖"。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等项目研究。

文图/姜大炜
审核/杜攀
